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3日电(杨海燕 康玉湛)近日,以“科创聚星 赢领未来”为主题的2024全球“未来产业之星”大赛主赛区复赛在上海拉开帷幕。来自全球各地的90个未来产业创新项目汇聚黄浦江畔,展开为期两天的路演比拼,向决赛发起冲刺。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平台,本届大赛深度契合上海发展未来产业的战略布局。
上海银行连续两届以“未来产业卓越合作伙伴”身份深度参与,其科技支行通过“债权+股权”创新服务模式,为参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。该行浦东科技支行行业研究团队负责人禹路表示:“我们正从传统看资产向看技术转型,通过参赛更精准把握上海科创导向,从生物医药拓展至合成生物学、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,同时填补非硅基芯片等硬核科技领域的支持空白。”
上海三向元智能科技总经理吴岐山展示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突破:“在新能源汽车、航空航天领域,我们的芯片封装设备已具备国产替代能力。面对国际技术封锁,更需借力此类国际平台拓展合作,比如计划在国外试点推广。”这位扎根上海近20年的技术派创业者强调:“上海不仅是技术交流枢纽,其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密集资源,为攻克技术难关提供强大支撑。”
上海中车艾森迪海洋装备助理总经理宋俊辉直指行业痛点:“深海高压、暗流等复杂环境对装备可靠性提出极高要求。我们期待上海依托海洋资源优势,建立深海试验基地,推动整机带动产业链发展,让‘海洋工程装备皇冠上的明珠’更加璀璨。”其言论折射出未来产业对协同创新生态的迫切需求。
从路演项目可窥见未来产业进化轨迹:既有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的国产替代方案,也有面向深海、空天等无人区的前瞻布局。上海银行通过“先手期”介入,已支持多家参赛企业完成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关键一跃。正如禹路所言:“大赛不仅是项目竞技场,更是产业风向标,指引我们持续强化未来健康、未来材料等核心赛道布局。”(完)
注: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