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最新资讯
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
2018-10-12 13:42 浏览:
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
大力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
全面启动川藏铁路规划建设
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
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、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0月10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,研究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川藏铁路规划建设问题。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,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,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,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,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;规划建设川藏铁路,对国家长治久安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,一定把这件大事办成办好。
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总理、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书记处书记、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王沪宁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副总理、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韩正出席会议。
会议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应急管理部、自然资源部、水利部、科技部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汇报。
会议指出,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防治,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,防灾减灾救灾成效举世公认。同时,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总体还比较弱,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,是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,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大事,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,必须抓紧抓实。
会议强调,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,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,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,紧紧围绕统筹推进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坚持以防为主、防抗救相结合,坚持常态救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,强化综合减灾、统筹抵御各种自然灾害。要坚持党的领导,形成各方齐抓共管、协同配合的自然灾害防治格局;坚持以人为本,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;坚持生态优先,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;坚持预防为主,努力把自然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;坚持改革创新,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;坚持国际合作,协力推动自然灾害防治。
会议指出,要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,推动建设若干重点工程。要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,掌握风险隐患底数;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,恢复森林、草原、河湖、湿地、荒漠、海洋生态系统功能;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,建设生态海堤,提升抵御台风、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能力;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,提高抗震防灾能力;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,完善防洪抗旱工程体系;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,落实好“十三五”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任务;实施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,建设若干区域性应急救援中心;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,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、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;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,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,提高我国救援队伍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。
会议强调,规划建设川藏铁路,是促进民族团结、维护国家统一、巩固边疆稳定的需要,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,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治藏方略的重大举措。要把握好科学规划、技术支撑、保护生态、安全可靠的总体思路,加强统一领导,加强项目前期工作,加强建设运营资金保障,发扬“两路”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,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规划建设。
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,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。
文章来源:未知,欢迎分享,转载请保留出处
- 最新发布
-
- 24家外资机构聚议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(2025-10-23)
- 宁波银行上海分行举办“智链生态共创未(2025-10-23)
- 汇丰调查:近六成受访海外企业家未来一(2025-10-22)
- GEP宣布品牌升级为Payful 全面升级全球金融(2025-10-21)
- 中宏保险与复旦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《新(2025-10-21)
- “执法+服务”,他们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(2025-10-20)
- 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全球资产(2025-10-17)
- 全国首家社区AI食堂与它背后的科技金融(2025-10-17)
- 科创板业绩研发双高增 多维度展现板块活(2025-10-16)
- 报告指上海投资者信心全面回升(2025-10-15)
- 更多推荐
-
-
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
浏览: 7949
-
新华网评:学懂弄通做实生态文明建设“
浏览: 8708
-
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
浏览: 9210
-
王淑清一家的悲惨遭遇
浏览: 7624
-
高阳县企业服务中心超前服务、主动对接
浏览: 5418